浙江污水过滤陶瓷膜装置

时间:2024年05月24日 来源:

陶瓷膜是由孔隙率30%~50%、孔径50nm~15μm的陶瓷载体,采用溶胶-凝胶法或其它工艺制作而成的非对称复合膜。用于分离的陶瓷膜的结构通常为:支撑层(又称载体层)、过渡层(又称中间层)、膜层(又称分离层)。其中支撑层的孔径一般为1~20μm,孔隙率为30%~65%,其作用是增加膜的机械强度;中间层的孔径比支撑层的孔径小,其作用是防止膜层制备过程中颗粒向多孔支撑层的渗透,厚度约为20~60μm,孔隙率为30%~40%;膜层具有分离功能,孔径从0.8nm~1μm不等,厚度约为3~10μm,孔隙率为40%~55%。整个膜的孔径分布由支撑层到膜层逐渐减小,形成不对称的结构分布。无机陶瓷膜的使用寿命;浙江污水过滤陶瓷膜装置

浙江污水过滤陶瓷膜装置,陶瓷膜

陶瓷膜由氧化铝、氧化钛、氧化锆等材料高温烧制而成,为具有支撑层、过滤层的多层产品。陶瓷膜是纳米级分离领域的一项高新技术,过滤形式为“错流过滤”,在压力驱动下,原料液流经膜管,小分子组分透过膜,大分子组分被膜截留。 陶瓷膜是纳米级分离领域的一项新技术,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、耐高温等特点。过滤形式为“错流过滤”,在压力驱动下,原料液流经膜管,小分子组分透过膜,大分子组分被膜截留,实现了对流体中纳米级物质进行低温分离、浓缩、纯化的处理。陶瓷膜涵盖微滤、超滤、纳滤三个级别。多孔陶瓷膜超滤膜设备陶瓷膜实现微生素分离提取;

浙江污水过滤陶瓷膜装置,陶瓷膜

超滤(UF) 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,膜孔径在0.05um至1nm之间。超滤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、分离、浓缩的膜分离技术,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。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,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,在一定的压力下,当水流过膜表面时,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,达到溶液的净化、分离、浓缩的目的。 对于超滤而言,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对标准有机物的截留分子量来表征,通常截留分子量范围在1000~300000,故超滤膜能对大分子有机物(如蛋白质、细菌)、胶体、悬浮固体等进行分离,广泛应用于料液的澄清、大分子有机物的分离纯化、除热源。

无机陶瓷膜是一种具有特殊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无机或高分子材料,它能把流体分隔成不相通的两个部分,使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能透过,而将其它物质分离出来。膜分离技术以其高效、节能、环保和分子级过滤等特性,已应用于医药、水处理、化工、电子、食品加工等领域,成为本世纪分离科学中重要技术之一,被公认为21世纪重大产业技术之一的膜技术,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工业科技。无机陶瓷膜具有聚合物分离膜所无法比拟的一些优点:耐高温,可实现在线消毒;化学稳定性好,能抗微生物降解。对于有机溶剂、腐蚀气体和微生物侵蚀表现良好的稳定性。机械强度高,耐高压,有良好的耐磨、耐冲刷性能;孔径分布窄,分离性能好,渗透量大,可反复清洗再生,使用寿命长.进而提高生产收率、减少投资规模和运行成本。

浙江污水过滤陶瓷膜装置,陶瓷膜

在液体培养基中接入微生物菌种,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,微生物会代谢出很多分泌物,这种经过微生物代谢后的液体就是微生物发酵液。利用微生物的这种代谢作用,可以为很多产业的生产提供便利,包括制药、保健品、食品工业等。维生素、氨基酸、色素等都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液法进行人工生产。微生物发酵液中除了目标产物之外,还会含有大量的细菌、菌丝体、蛋白质、无机盐等,这些成分需要进行分离去除,才能保证目标产物的质量和回收率。对微生物发酵液进行过滤可以采用陶瓷膜技术。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机膜分离技术,采用了纳米级的分离材料,运行以压力为驱动力,操作简单,投资成本也较低,在物质分离纯化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。陶瓷膜制备方法气相沉积、溶胶-凝胶法、物理蒸发法;浙江多孔陶瓷膜性价比

无机陶瓷膜具有聚合物分离膜所无法比拟的一些优点;浙江污水过滤陶瓷膜装置

膜分离技术发展势头强盛,已经是生产活动中的一项热门技术,为石油、化工、医药和食品等行业提高生产效率、降低经营成本。在各类膜分离技术中,陶瓷膜技术已经发展成熟,成为了很多企业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的良好选择。陶瓷膜在生物发酵液制药中应用,能有效提高发酵液中目标产物的纯度,减少杂质对制药质量的干扰,降低后续工艺的生产负担。食品饮料行业中,陶瓷膜可用于提高饮料的澄清度,解决饮料由于含有果肉、果胶、有机物、细菌等物质而容易变质的问题,延长饮料保质期。在氨基酸、维生素、酶制剂等生产中,陶瓷膜的应用也能显著提高生产质量,并且产生的污染很小,环保负担小。浙江污水过滤陶瓷膜装置

热门标签
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