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无线AP地勘

时间:2024年05月24日 来源:

根据Wi-Fi联盟(Wi-FiAlliance)数据,下一代360度AR/VR应用对无线带宽的需求已经达到200Mbps;另据来自英美2000位游戏玩家的调研报告,“97%的游戏玩家曾经遇到过延迟问题”。从应用出发,大带宽、低时延的下一代无线网络呼之欲出。Wi-Fi联盟在2019年推出IEEE802.11ax标准(Wi-Fi6)的4年后,即将推出新一代IEEE802.11be标准,即Wi-Fi7。WIFI联盟为IEEE 802.11be标准设定的目标主要为两个:吞吐量至少达到30Gbps(a maximum thoughtput of at least 30Gbps)、时延和抖动水平得到提升(improved worst case latency and jitter)。这两个目标,一个提升数据传输速率;一个降低时延。支持MU-MIMO技术、OFDMA技术,采用新无线加密协议WPA3;安全无线AP地勘

安全无线AP地勘,无线AP

(1)AP安装位置选择单个房间中安装一个AP,尽量把AP安放在大厅的中间位置,比较好选择放置于大厅的天花板上,若安装两个AP,可将其放置在大厅的两个对角上。(2)AP频率规划在理论上,要求相邻频点的隔离度>=35db。根据经验值,当相邻AP设定相同频点时,要求间隔25米以上;当相邻AP设定相邻频点时,要求AP间隔16米以上;当AP设定相隔频点时,要求间隔12米以上。要维持一个质量较好的WLAN,需要考虑覆盖范围内用户数量,单个AP的联机终端用户数不应超过30个。学校无线AP授权无线AP的覆盖范围取决于功率和天线配置。

安全无线AP地勘,无线AP

基于802.11b/g的无线AP是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 常用的设备,它在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中扮演无线工作站及有线局域网络的桥梁,比较大连接距离可达300英尺。有了无线AP,就如一般有线网络的HUB一 般,无线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轻易地与现有有线网络连结。大多数的无线AP都支持多用户(30-70人)接入,数据加密,多速率发送等功能,一些良好的产品更提供了完善的无线网络管理功能,在家庭、办公室这样的小范围内,一个无线AP可实现所有机器的无线接入。市场上的AP基本上分为两大类:单纯型AP和扩展型AP。扩展型AP除了基本的AP功能之外,还可能带有若干以太网交换口、路由、NAT、DHCP、打印服务器等功能。

单纯型AP:比较适合于有线网络已经较健全,需要网络扩展无线功能的用户。对于无线网络部分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点:无线网络全覆盖AP的性能:AP的网络位置大致等同于接入交换机,所以其同时接入的用户数以及数据的转发时延也是重要的指标参数。质量较好的AP可以做到近似忽略的时延以及30个以上并发用户的使用。功率的大小。功率过小,则无线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和传输稳定性较差;功率过大,则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。国际标准综合考虑了在对人体无害基础上信号强的功率为100毫瓦,即20个DBm,AP的功率越接近这个数值则越好。已出现新型的吸顶式无线AP,利用电路传输网络信号,增加了覆盖面积,且实用,美观,方便客户安装。支持WPA3加密、防蹭网、防火墙、DMZ、Dos攻击;

安全无线AP地勘,无线AP

二、覆盖范围,少量重叠。借助以太网,我们可以将多个无线AP有效地连接起来,从而搭建一个无线漫游网络,这样用户就能随意在整个网络中进行无线漫游了。不过当访问者从一个子网络移动到另外一个子网络的过程中,会出现访问者与原无线AP的距离越来越远的现象,这样无线上网信号就会越来越弱,上网速度也是越来越慢,直到中断与原网络的信号连接。如果另外一个子网的无线AP信号覆盖区域与原网络的无线AP信号覆盖区域之间,有少量的重叠部分,那么访问者在即将与原网络断开连接的那一刻,又会自动进入到新的子网覆盖区域,这样一来就能确保访问者在不同网络之间漫游时始终处于在线状态。而不会发生连接断开现象。所以,在组建无线漫游网络时,为保证无线网络有足够的带宽,就需要将每一个无线AP产生的各自无线信号覆盖区域进行少量交叉覆盖,确保每一个无线子网之间能够实现无缝连接。光纤直接到AP,超大带宽、远距大功率供电。无线AP功能

无线AP可以支持QoS,保证语音和视频流量优先级。安全无线AP地勘

对于大户型居室或中小企业来说,由于各房间之间墙体的阻隔,无线信号会流失、损耗,而无线接入器是提高无线路由器信号覆盖及其稳定性的有效补充。因此,部署一款强劲给力的无线AP是很有必要的。如今可以在家里做到各个地方都有信号,手机从一个AP连接到另外一个AP无缝。无线接入器作为连接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间的桥梁,它的拓展性将用户的无线体验延伸至更为广阔的地域。无线AP品牌也挺多的,思科华为有,tp-link,tenda,aruba也有安全无线AP地勘

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